格?;ㄩ_滿天路——寫在川藏公路通車65周年之際
| 2019-12-27 16:35:10??來源:福建第九批援藏隊 責(zé)任編輯:康金山 我來說兩句 |
最美的風(fēng)景 “9年了,這條路上的雪山依舊,星空和黎明依舊??蜅_€是這么溫暖,布珠大哥還是這么熱情。每一片埡口的風(fēng)馬旗、每一座路旁的白塔都是我的旅伴。神山圣湖并不是終點,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永遠在路上?!彪x開康定兩天后,周菲坐在剪子彎山下相格宗村的布珠民居客棧里,在旅行日記中寫下了這段話。 這條天路上,有人與自己對話,找到了內(nèi)心的寧靜;有人邂逅溫暖,找到了人間真情。 55歲的布珠和妻子鄧珠翁姆19年前告別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為往來游客提供暖床、熱飯。這家看似普通的客棧之所以成為“網(wǎng)紅”,并非只因熱情服務(wù)、誠信經(jīng)營。 62歲的徐朝日,2018年徒步川藏線時住在客棧。今年,他重返川藏線,自從6月住進布珠家,就再也沒有離開。曾是電工的他,平時幫客棧維修電路,做家務(wù),儼然布珠家的一員,客棧也不收他任何費用。 這樣的事,在布珠家時常有——每當(dāng)游客有了困難,他們總是傾情相助,一位上海的游客曾在他家免費吃住長達4年。 真誠、淳樸、善良、包容,許多游客在布珠家感受到比自然風(fēng)景更啟迪人的心靈之美。寫滿留言的墻上,人們稱這里為川藏線最美麗的驛站、最溫暖的家。 這樣的溫情故事,如同開遍高原的格?;?。 從四川都江堰到西藏拉薩,常年跑貨運的“卡嫂”趙春秀和丈夫走一趟需要13天。在高原上多次見證生死,孤獨的旅途中,他們在與其他“卡友”會車時,會打個喇叭、路上來一次聚餐。他們經(jīng)常與素未謀面的“卡友”分享路況,也會隨時關(guān)注卡友群里的求助信息,“雖然這條路一年四季在下雪,氣溫很低,但大家互幫互助,心里是熱乎的?!?/p> 人性之美,還閃耀在川藏線上一抹流動的綠里。在甘孜與德格之間往返了29年、行程140多萬公里的藏族郵車司機其美多吉,郵車里總是帶著紅景天、氧氣瓶,風(fēng)雪阻路的雀兒山上,他挽救過上百位陌生人的生命。 而回望川藏公路修筑之初,軍民一家、藏漢團結(jié)的故事,同樣如格?;ò汩_遍高原?!奥沸薜侥睦?,我們就支援到哪里!”1950年,第一批支援筑路大軍進藏的6000頭牦牛就來自甘孜州的扎溪卡草原。1953年到1954年,雅魯藏布江流域、拉薩河谷和工布江達48個宗17000名藏族民工參與川藏公路西線建設(shè)。 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如今的進藏交通,歷經(jīng)多次升級改造,已經(jīng)不復(fù)往日艱難。川藏公路、青藏公路、青藏鐵路、沿線機場,還有通鄉(xiāng)的油路、通村的硬化路,已在藏區(qū)構(gòu)筑起便捷、迅速的立體交通網(wǎng)。它們?nèi)缤f條吉祥的哈達,讓雪域高原的奇絕風(fēng)光,轉(zhuǎn)化為旅游黃金線路,成就了一道道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美麗風(fēng)景。 在離開康定22天,經(jīng)歷了3次爆胎、數(shù)次大雪、狂風(fēng)和頭疼欲裂的洗禮后,周菲終于騎車抵達拉薩。“這一路,如同一生?!彼谂笥讶飳懙?。 在他出發(fā)的地方,折多山迎來入冬后第三場大雪,曾雙全再次發(fā)動了鏟雪車。他說,那感覺就像回到了從前。而折多山下,一條新的隧道正在建設(shè)中。(來源:新華網(wǎng)) |
相關(guān)閱讀: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