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推動平臺重構運行邏輯
| 2025-09-17 09:48:21??來源:工人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針對小紅書平臺未落實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在熱搜榜單重點環(huán)節(jié)頻繁呈現多條炒作明星個人動態(tài)和瑣事類詞條等不良信息內容,破壞網絡生態(tài)問題,國家網信辦指導上海市網信辦,依據《網絡信息內容生態(tài)治理規(guī)定》等有關規(guī)定,對小紅書平臺采取約談、責令限期改正、警告、從嚴處理責任人等處置處罰措施。 一段時間以來,從虛假“種草”到炒作明星八卦,從發(fā)布違規(guī)醫(yī)美廣告到泄露用戶數據,社交平臺一再“暴雷”,不少人忍不住問:這些我們每天刷、每天用的平臺,究竟怎么了? 很多平臺的崛起,靠的是真實、優(yōu)質的內容。但時間久了,某些平臺有跑偏之嫌,曾經真實有趣的分享,漸漸被套路化的推廣、夸張的內容和雷同的營銷所淹沒。有的平臺把流量當成唯一目標,算法拼命推薦那些能讓人停留更久的內容,哪怕這些信息低質、虛假甚至會構成誤導。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用戶“用腳投票”。而平臺誤判形勢,為了維持流量,更激進地推送博眼球的內容,形成了一場停不下來的惡性循環(huán)。 每次平臺一出事,監(jiān)管就會出手約談、罰款、限期整改,這些措施很必要,也見了效。但從長遠看,僅靠事后處罰,很難根治問題。有些平臺表面上配合整頓,實際上很快卷土重來:違規(guī)內容刪了又發(fā),低質賬號封了再開,態(tài)度十分敷衍。所以,治理種種亂象,更重要的是推動平臺重構運行邏輯,改進算法推薦機制,健全流量分配體系,擴大優(yōu)質內容的觸達范圍,讓獵奇的、低俗的、虛假的內容失去生存空間——就如同家里打掃干凈了,住著才舒服。同樣,平臺生態(tài)整潔了,用戶自然愿意來、愿意留。 其實,優(yōu)化平臺生態(tài)也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的每一次點擊、每一次分享,其實都是在表達觀點,影響著平臺的算法改動。我們常說“網絡家園”,家園好不好,不只取決于監(jiān)督者、管理者,也取決于每一位用戶。未來的平臺治理,不能再是“你罰我改”的貓鼠游戲,而應該是各方攜手、共建共享的過程。 好生態(tài)就是核心競爭力,好內容就是最長久的流量。當各方真正認同這個道理,平臺才能走出困局,我們才能在數字空間里感受到安心、愉悅、有意義。 |
相關閱讀: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