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好群眾路線中扎實推進學習教育
| 2025-07-17 11:34:18??來源:東南網(wǎng)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當前,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正在全黨開展,明確要求“開門教育要注重群眾參與,接受群眾監(jiān)督”。 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一體推進學查改,就要堅持群眾路線,在民意民聲中找準整改方向,把群眾滿意度作為整改標尺,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作風建設新成效。 敞開大門聽民聲。作風建設的成效如何,群眾的眼睛最雪亮,群眾的感受最真切。來自群眾的聲音,正是改進工作、轉(zhuǎn)變作風的寶貴線索。“敞開大門”,正是聽到群眾聲音的重要途徑。開門搞教育,前提是“敢開門”“真開門”。做到“敢開門”,就要邁開步子“走出去”,深入街頭巷尾、田間地頭,坐坐群眾的“小馬扎”,將群眾的“金點子”變?yōu)樽黠L轉(zhuǎn)變的“金鑰匙”。做到“真開門”,就要敞開胸懷“請進來”,接受群眾監(jiān)督,從群眾“牢騷話”中找到真問題,從群眾“家常話”里尋找真方法。 轉(zhuǎn)換角色查不足。轉(zhuǎn)換角色、變換視角,把自己當成普通群眾,站在群眾角度看問題,問題就會更清楚、更準確。全面深入查擺問題,除了主動檢視剖析、深挖根源外,還需要來一場深刻的“角色轉(zhuǎn)換”,把自己擺進去,去體驗、去感受。把自己的思想擺進去,真正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增進同群眾的感情。把自己的工作擺進去,把對群眾的感情融入工作中,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拉近同群眾的距離。把自己的職責擺進去,看有沒有完全沒落實的職責、有沒有沒落實到位的職責、有沒有落實不徹底或方向偏了的職責,增強為民服務的自覺性、主動性。 辦好實事暖民心。“群眾盼的,就是我們干的”。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群眾期盼的事情做起,作風建設的實效最終要體現(xiàn)在為群眾辦成了多少好事實事。要想知道群眾真正的所思所想,有哪些所盼所憂和意見建議,就需要廣大黨員干部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下功夫了解群眾所想所盼,實打?qū)崬槿罕娕艖n解難,一樁樁“關鍵小事”的解決,一次次“將心比心”的互動,傳遞的是溫度,凝聚的是人心。從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到解決一個問題,從解決一個問題到解決一類問題,從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到成為可復制、可推廣、可共享的制度,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是全黨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推進作風建設的“必修課”。黨員干部始終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推動作風持續(xù)向好,群眾獲得感不斷提升,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定能以作風建設新成效贏得人民群眾信任擁護。(向秋) |
相關閱讀: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