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零收費”,讓“賣獎競賽”寸步難行
| 2024-12-18 16:21:48??來源:東南網(wǎng)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12月16日,廣東省教育廳發(fā)布《關(guān)于明確中小學生社會競賽活動若干管理要求的通知》?!巴ㄖ币螅鞲傎惢顒愚k賽單位應在舉辦競賽或考試活動的人數(shù)、規(guī)模和場地條件等方面應當量力而行,落實辦賽資金來源以及競賽活動“零收費”的要求,明確各競賽活動辦賽單位不得依靠收取學生家長的費用來舉辦競賽或考試活動。參賽學生和指導教師應當簽訂誠信承諾書,防止“代考”問題發(fā)生。(12月17日 《羊城晚報》) 按理說,面對中小學生的各種社會競賽,理應是鍛煉學生能力,激發(fā)學生興趣,挖掘?qū)W生特長的途徑。然而,很多“黑競賽”成為了組委會向?qū)W生家長販賣焦慮、非法斂財?shù)墓ぞ摺?/p> 沒有任何參賽門檻,參賽就有榮譽,交錢就能獲獎,組委會根本不審查參賽作品的真實性……用這些無意義的所謂獎杯、獎牌支撐起來的脆弱虛榮心,于孩子成長何益?交錢就有獎的違規(guī)競賽,猶如現(xiàn)代版的“皇帝新裝”,誰都知道是騙局,卻不想點破,甚至樂在其中,這絕不是社會良態(tài)。 制止競賽亂象,就應當像廣東省這樣“釜底抽薪”——堅持“誰主辦、誰出錢”的原則,要求任何面向中小學生的社會競賽,都必須嚴格實行“零收費”,并且不得要求購買物品,不與升學掛鉤。廣東省的這份“通知”,給了家長一份黑白競賽甄別標準——哪個競賽收費,哪個就是違規(guī)的斂財競賽。倘若它在白名單里,就舉報它,讓它成為“黑競賽”。 培訓機構(gòu)、競賽組織方為了自身利益,渾水摸魚,夸大競賽的作用,兜售獎項的違規(guī)競賽,既加重學生負擔,破壞教育生態(tài),也滋生虛榮心,騙取家長錢財。這就需要職能部門給予堅決打擊;同時,也需要家長積極自覺地舉報、抵制。所以,我們發(fā)現(xiàn)收費的黑競賽,就要積極舉報,使之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之鼠。 落實“零收費”,讓“賣獎競賽”寸步難行,也期待社會競賽“零收費”的強制規(guī)定能全國推廣,也能讓中小學競賽領(lǐng)域清朗起來。(黃齊超) |
相關(guān)閱讀: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