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一條帖子能掙上千元,一天可獲利數萬元,月收入輕松過十萬元……近日,湖北省蘄春縣公安局破獲一起特大有償刪帖案,全國22個省市近2000人涉案,涉案金額超過5000萬元。據犯罪嫌疑人供述,許多單位都會緊盯網上輿情,一發(fā)現有負面消息便迅速聯系網站刪除,許多公關公司和個人瞄準這一需求,扮演著“權力掮客”的角色,提供刪帖,舉報官員的帖子是重點刪除對象。 “有償刪帖”刪掉了多少舉報線索 此飛 有償刪帖本身不是新鮮事物,但恐怕沒有多少人能想到,不經意之間,有償刪帖已經發(fā)展成能以“產業(yè)”自居的規(guī)模。兩個數據尤其驚人。其一,一名26歲從事刪帖業(yè)務的犯罪嫌疑人4年凈賺780余萬元,其二,犯罪嫌疑人自曝全國每年“刪帖產業(yè)”的收益數以億計,從業(yè)人員數以萬計。顯而易見,這并非權威的數據,但管中窺豹,強大的成長性與盈利性足以證明,有償刪帖這一游走于灰色地帶的事物有著多么強勁的市場需求。 簡單做一個大數據分析:有償刪帖按網站類型和帖子熱度收費,刪除一條網帖少則幾百上千,多則幾萬,其中舉報官員的帖子是重點刪除對象,而這個產業(yè)的規(guī)模每年數以億元計,這樣算來,每年刪除的舉報官員的帖子無疑是一個極為可觀的數據。網絡舉報當然不能排除不實或者惡搞的情況,但既然花錢刪帖,恰恰反證出這些“被消失”的舉報的真正價值所在。換言之,在有償刪帖的庇護下,多少問題官員得以逍遙法外?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償刪帖暴露出其對社會的危害性。有鑒于此,2013年9月,最高法、最高檢聯合出臺司法解釋,明確規(guī)定有償刪帖為非法經營罪。今年初,國家網信辦等四部委還啟動了“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強力打壓之下,有償刪帖逆流而上,或許我們更應該反思:有償刪帖究竟是如何獲得生存空間?其做大做強,又是誰提供的“養(yǎng)分”? 有償刪帖的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表哥”楊達才在被查之前,網上涌現大量舉報的帖子,不少同行都刪過這些網帖。這意味著,如果不是在事故現場那個不合時宜的微笑,在極短的時間內引爆輿論,楊達才現在或許還安然無恙。這同樣意味著,有償刪帖實際上已成一條自救通道,因網絡舉報而落馬的官員帶有極大的偶然性。 網絡舉報之于反腐,曾經被公眾寄予深切的期待。但很快人們就發(fā)現,網絡舉報也是一把雙刃劍,其所帶來的“人肉搜索”等行為也有可能越過法律與道德的邊界。但事實上,網絡舉報的真正困境在于,其利用技術手段拓寬了反腐的深度,譬如最大限度的信息公開,但最終也必將受限于技術。你可以網上發(fā)帖舉報,我可以花錢刪帖,這樣一場拉鋸戰(zhàn)根本沒有止境。 何以解憂?一方面,要擺脫網絡依賴癥,完善常規(guī)的舉報機制。比如暢通舉報渠道,加強對舉報人的保護等等。常規(guī)的舉報通道那么多,為什么舉報人選擇網絡?無非是因為常規(guī)舉報通道缺乏效率,且風險更大。另一方面,還要杜絕“事情鬧大才處理”的監(jiān)管陋習?;ㄥX刪帖就安然無事,沒來得及刪帖的就出事,不是因為刪帖有多厲害,而是因為監(jiān)管太乏力。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