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国产一级a毛视频在线观看,精品免费视频,天堂va在线视频

<strike id="zsri4"></strike>

  • <blockquote id="zsri4"></blockquote>
      <code id="zsri4"></code><code id="zsri4"><noframes id="zsri4"></noframes></code>
      
      
    1.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群言薈萃 > 正文
      “家樂福們”,為何敢屢罰屢犯?
      biolaiman.com?2011-04-29 15:45? 魯 平?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俗話說“買家哪有賣家精”,但沈陽家樂福,這次似乎有點精“過”了。

      低價標簽、高價結算,捆綁銷售、分別埋單……在國家發(fā)改委剛處罰多家家樂福門店后不久,他們就敢故伎重演,著實讓人不解。

      近日,國家發(fā)改委部署各地價格主管部門,對部分省會城市進行檢查發(fā)現,不少家樂福這樣的大型商貿流通企業(yè)又玩起了價格貓膩,有的甚至優(yōu)惠折扣價高于原價。

      這些商家之所以不顧自身信譽,一再進行價格欺詐,主因無非是消費者維權成本過高,而企業(yè)違法成本不高。

      一方面,消費者在被價格欺詐后,維權成本高昂,相形之下,即便獲得賠償,回報也不高。這導致多數消費者遇到類似事件往往自認倒霉,助長了不良商家的欺詐之風。

      另一方面,市場監(jiān)管不嚴,滋生不良商家僥幸心理。物價局作為主管部門,執(zhí)法力量較為單一,而監(jiān)管對象點多面廣,難以形成長期有效的監(jiān)管。

      法律法規(guī)過于滯后,是致使商家違法成本過低的更深層次原因。我國《價格法》是1997年制定,1998年開始執(zhí)行的。隨著經濟發(fā)展,當時制定的相關處罰辦法,今天看來明顯偏低。

      企業(yè)價格違法,即便被執(zhí)法部門抓住,按照《價格法》規(guī)定,也僅是“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對年利潤數億元、數十億元的大企業(yè)而言,似乎不痛不癢。

      因此,不少律師呼吁,如修改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于價格違法的商家罰款應該從重。打個比方說,由于價格欺詐,超市從單個商品中非法獲利5元,查明超市在銷售10萬件該商品后,相關執(zhí)法單位在進行處罰時就應該按照同一種商品非法獲利總額的5倍為計算方法給予相應處罰。

      另外,動用行政手段,建立商家誠信體系也不失為制約商家價格違法的一種辦法。對于屢教不改、屢罰屢犯的不良商家,給予不誠信警示;必要時,建立違法企業(yè)退出機制。

      環(huán)境影響企業(yè),也能塑造企業(yè),只有盡快從行政監(jiān)管、法律法規(guī)方面,提高違法成本,建立起讓守法者得利,違法者膽寒的經營環(huán)境、市場環(huán)境和法制環(huán)境,才能從根本上遏制頻頻上演的價格欺詐。

      責任編輯:王秀欽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